MC,生命新通道!
---我院成功开展中长度导管置入治疗技术
3月17日,在医院护理部的支持下,静脉治疗专科小组的引导下,我院肿瘤科一病区姜英护士长兼静脉治疗副组长,带领团队成功为神经重症一名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中长度导管置入技术(MC)。此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院中长导管置入技术的空白,标志着静脉治疗技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患者李某某,男,51岁,重症肌无力,消瘦,需长期输注高浓度药物,为了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长期输液引起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神经重症护士长胡丽每天查房时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想起去年在外院交流学习时,外院已经开展了中长度置管技术,于是与我院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开创者姜英护士长沟通,哪知两人想法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姜英护士长带领她的PICC团队对患者病情、血管状况、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决定为他做超声引导下的中长度导管置入术。该项操作技术由姜英护士长操作,PICC专科护士王红云、汪雁两位老师协助。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操作规程规范,从物品准备到B超定位到置管成功,用时不到15分钟,过程非常顺利。
据姜英护士长介绍,中长度导管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肱静脉)置入,首选上肢贵要静脉,导管总长度为30厘米,导管尖端处于腋窝或肩远侧水平。可以留置30天,并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适当延长留置时间。目前该技术已被国内外静脉治疗指南推荐使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穿刺速度快、安全性高、置管及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对临床上长时间使用甘露醇、TPN、脂肪乳等药物的患者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损伤,降低静脉炎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也满足了中长期输液病人的治疗需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